1.仪器组成
1)显示屏:包含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管理等功能。
2)充电接口:供仪器充电使用。
3)电源开关:控制仪器的开启关闭。
4)数据下载接口:通过此接口下载仪器内保存的相关剂量数据。
5)样品抽屉:放置样品位置。
6)指示灯:通电后自动亮起。
注意:探测器正对着抽屉中圆形放置样品区域,探测器前有避光的铝膜,约6um厚,放置样品时,一定注意确保鼻拭子样品高度不超过载体表面,并且没有明显的毛刺等异物,千万注意保护铝箔完整,不要造成破损。
2.设备功能
1)功能:鼻拭子的放射性检测,主要用于判断人员是否通过鼻咽喉、口腔的呼吸道吸入放射性物质;
2)每台设备出厂提供国家权威计量站的检测报告;
3)鼻拭子直接放入仪器抽屉检测,无需使用测量盘而分解检测。
3.技术指标
1)探测类型:测量α、β;
2)探测器:ZnS双闪烁探测器;
3)探测器面积:10cm2;
4)测量范围: 0~4900cps(α)、 0~49000cps(β),(死时间10%);
5)能量范围:β≥100 keV, α≥3MeV;
6)探测效率:239Pu≥28%,90Sr-90Y≥35%,36Cl≥35%,60Co≥10%;
7)本底:在环境γ≤100nSv/h 下,ɑ:0.00cps,β:1.0cps;
8)串道比:β-α(90Sr–90Y):0.00%;α-β(239Pu):0.04%;
9)使用环境温度:0℃~40℃,湿度:95%;
10)功耗:15mAh;
11)充电一次使用时间:15h;
12)设备防污染和容易去污;
13)采用的尺寸与规格通用的卫健委标准的鼻拭子
14)尺寸与重量:360X30X450mm,4.6kg.
15)配置:主机1台、测量载体10套,鼻拭子100支,仪器箱1个.
3.售后服务
1)厂家与代理商共同承担售后服务工作;
2)维修及技术咨询应答时间:24小时内;如需现场维修,技术人员48小时内到达现场或提供备用机;
3)备品件供应期:10年;
4)全国多个省设有销售后服务网点;
5)免费提供交装、现场和集中技术培训,包括操作培训及维修培训;
6)交货时提供:设备有关技术资料,包括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电路图。
4.鼻拭子取样方法与记录表
采用1根新的未使用过的鼻拭子,从某个人体鼻孔里、咽喉、口腔或者放射性污染的伤口上刮拭放射性污染物,取得样品鼻拭子,记录该样品取得的日期、时间、某人并进行实名编号。
医疗单位检测个体鼻咽拭子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记录表
5.测量原理
该仪器是给人体产生内照射αβ粒子快速检测方法,是采用半导体探测器,由于半导体探测器分辨率高,可以用能量甄别的方法快速测量低浓度αβ粒子。
首先在天然放射性情况下,进行取样测量,并求得天然放射性的本底校正系数,以后测量,从而快速(仪器设置的5分钟,可以修改时间),得出计数率cps,计算出人体口腔、咽喉的鼻拭子样品的αβ粒子活度(见检测报告中刻度系数换算关系)。
6.测量计算方法
1)直接测量,给出结果
把取样的某某人的鼻拭子样品放入样品抽屉中,推入仪器中,开始测量,一般测量5分钟,直接给出测量结果鼻拭子样品的cps。
7.测量单位可以选择:cpm,Bq/m3
1)直接得出放射性比活度1:A=RX10-3 / t(单位:Bq/,换算关系1 Bq/m3)
取样的鼻拭子放入抽屉凹槽中,关好抽屉,然后开始测量,5分钟后得出数据,记录该数据,即得出该人的鼻拭子放射性水平为25.2Bq/m3。
2)如果有需要,可以间接计算鼻拭子样品αβ的活度的计数率,1cps=60cpm,如下计算:
测量5分钟后的计数为N(显示的计数),记录该值,计算N/5cpM,并计算出的值为结果。
即拭子样品的比活度A=(N-Nb)/5cpm ,单位:cpm.
其中:A为拭子样品αβ的活度,cpm表示,即理解为:每分钟多少个计数,N为5分钟测量出的总计数,Nb为本底计数(该仪器5分钟本底出厂已经得出为0,即Nb=0)。
8.测量操作
测量时,将鼻拭子样品放入测量载体的抽屉上,然后推抽屉进入探测器下方,感觉“咔哒”一声,说明抽屉到位,显示屏上会分别显示显示每个被检测的鼻拭子样品的αβ计数率(或比活度),见以上测量方法与计算方法。
10.测量操作程序
u打开开关,正常测量开始。
u点击底部实时时间显示区域,进入时间设置页面,如图所示。
修改后点击确认即可修改系统时间。
u点击屏幕中央,输入密码“87654321”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如图所示。
²“每x秒保存一次计数率”:设定保存计数率频率,设置为0秒即默认不保存数据。
²“查询历史数据”:进去选定需要查看的时间段的文件点击打开,即可在右侧查看到相关的时间。
²“打开”:可以在左侧区域选择对应时间段的数据文件打开查看对应时间段内的相关剂量报警信息。
²“清除”:删除左侧当前选定的数据文件。
²“清除所有”:删除所有历史数据文件。
²“上翻”:向上翻动当前页面。
²“下翻”:向下翻动当前页面。
²“退出”退出历史数据查看功能。
²“另存为”在数据下载接口插入U盘,可导出数据到U盘